寒潭偈-废佛残卷_第二卷塔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塔灵 (第3/57页)

,我还查不出来。」

    拓拔焘更是惊讶地跳了起来说:「哇!确实还有外候官办不成的事。这下凉国侯官组织不就完全瓦解了?」

    贺希白点点头说:「是的!以凉国而言,旧势力已完全铲除,现在当家的是新河西王沮渠牧犍,不过是个没爪牙的王。」

    拓拔焘开怀大笑,因为只要Ga0定沮渠牧犍,消灭凉国已是早晚的事。

    他走到书房门口,看着莲池倒映的天空说:「沮渠牧犍已将meimei兴平公主嫁给我,而蒙逊的王后孟氏曾经反对这亲事,显然沮渠牧犍的王位已不受太后孟氏的影响,新的世代已经来临了。」

    守候在花园门外的侍中长声唱道:「启禀陛下!司徒崔浩求见。」

    拓拔焘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问贺希白道:「崔浩及道教天师道场的寇天师,曾经为了这本梵文经书找过你吗?」

    贺希白不答反问:「如果夺得昙无忏手抄的梵文经卷,陛下要我如何处置?秘密交给陛下,还是交给道士们摧毁?」

    拓拔焘马上知道他的意思,看来佛陀舍利的争夺战,早已经悄悄开始了!三朝重臣崔浩及寇天师苦心在魏朝建立的地位,绝不会容许佛身舍利的存在,天师道场或许会联合终南山的楼观派,竭力找出大波涅盘经及舍利的下落,并尽速销毁这些重要的佛教文物。

    回想少年时,养母「保太后」经常带他去城北「方山」的佛寺拜见高僧,诵经礼佛,与「道人统」法果法师也有数面之缘,他下意识地望着西侧墙上仅有的一幅西方三圣佛像,沉思了片刻说:「带回来给我,必有大用,切勿让道观的任何人知道。」深黑的眸子似乎放大了许多,彷佛已经看到了神秘的佛陀舍利,以及佛光下的转轮圣王。

    贺希白起身准备离开,拓拔焘以略带忧心的语气道:「帮我留意崔浩是否对东g0ng皇太子造成威胁,因为辅佐与教导他的属官,包括太子少傅,几乎都是虔诚的佛教徒。」

    贺希白报拳回禀:「陛下放心,保护皇太子本是我们的要务。我会请内候官穆衡统领多留意。」

    贺希白两个飞跃已掠过花园莲池,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侧门,拓拔焘心想,幸亏这个人是他忠心的属下,否则他会是个极端可怕的敌人。

    *********

    让这位曾经辅佐道武、明元等两位魏朝皇帝的重臣苦等一炷香的时间,官拜司徒的崔浩还是第一次,这小夥子拓跋焘正在忙甚麽?问了内侍总管宗Ai也得不到答案,崔浩心里嘀咕着走入御书房,顿时愣住了!只见皇帝正在为清秀的玉妃梳理一头秀发,这应该不宜在书房里发生吧?他乾咳一声道:「陛下!国事为重呀!」

    拓跋焘呵呵笑了几声,低头闻了一下带有茉莉香的粉颊,玉妃对调戏她的皇上回眸一笑,彷如逢春盛开的花朵,仰头望了一下垂手等候的崔浩,伴个鬼脸,随即站了起来,快步地离开了御书房。

    拓跋焘这才认真望着头发已渐斑白的崔浩说:「我还以为你与寇天师一起来呢!崔老请坐吧!」随伴崔浩进来的内侍总管忙着安座、备茶点,崔浩说:「请陛下屏退左右,老臣有要事禀告。」拓跋焘摆了摆手,令内侍及侍nV离开御书房,心里还想着刚才那一幕演给崔浩看的戏,为了不让他知道贺希白的来访,也为了不让崔浩心存戒心,他临时诏贵人玉妃进御书房,虽然是一场戏,不过还真有点舍不得让玉妃走。

    崔浩见皇上还呆呆地望着书房外的小花园,不以为然的说:「陛下!礼教不可废呀!书房满是圣贤之书,佛道先知之学,男nV之事还是不宜在此为之。且寇天师极反对h赤房中之术,需潜心苦修,才能感悟真神,得道登仙呀!」拓跋焘忙对崔浩陪笑道:「呵呵!崔老说的极是。已多日未向崔老请益了,不知今天有何要事?」

    崔浩有点担心皇帝的求道之心有所动摇,要让这二十多岁,正值盛年的皇帝笃信仙道,静心修练,只凭寇天师的灵通与丹药,恐怕还是不够。

    书房北侧香案与香炉後,高挂着太上无极天尊的图,是三年前由寇天师慎重供奉的,拓跋焘在每次进书房时,皆恭敬的焚香祈祷,确实能收静心安神之效。崔浩起身恭敬的面向无极天尊,虔诚的行三拜礼,拓跋焘随後跟着起身礼拜,与他擦身而过时,拓跋焘感受到来自崔浩的气场,显然经过这几年得自寇天师的真传,这只老灰狼的修为,已是深不可测。

    两人回座後,崔浩正sE的说:「老臣今天是来提醒陛下,寇天师正积极准备十月十五日的授籙斋醮会,并升坛传度授籙,上表道、经、师三宝天尊,召请天将护佑国运。」

    崔浩JiNg光微露的眼,正视着皇帝说:「近日寇天师将会亲自入g0ng,恭请陛下至天师道场的无极道观,参加天坛法事,上表《太上无极大道元始天尊》,奏请授予陛下《上清大洞经籙》,不过在无极天尊恩准之前,可不能泄漏天机。事关陛下道位神职与天籍,请陛下这段时间务必清心修持,摒除是非邪想与慾念,尤其不得亲近西域佛门外道才是。」

    对拓跋焘而言,这只是较大的一次法事而已,他也不在乎是否能有啥道位神职或天籍,不过藉由此授籙大典,提升他在臣民心中的地位,未尝不是件好事。他笑着对崔浩说:「崔老是我的导师,我当然会对今年的授籙斋醮法事全力支持,至於道教的戒律仪轨,我自会向寇天师请益。」

    拓跋焘需要崔浩的道教势力,以制衡佛教的过度扩张,且以佛教在临近凉国的兴盛与深厚基础,必定会主导魏朝国内的佛教思想与发展方向,这也是拓跋焘要尽快消灭凉国的原因。

    拓跋焘突然转头问崔浩:「崔老觉得现在是出兵征伐沮渠凉国的时机吗?」

    崔浩虽然早已熟悉拓跋焘心智的捉m0不定,也被他吓了一跳,这种转变简直快如雷电,才刚在讨论授籙斋醮法事,怎麽一下子谈到凉国去。

    对宣扬道教的立场而言,以佛立国的大凉,当然是他的心头大患,不过他说:「依据近日观星象推移,星书算数显示,凉国应该还有数年的寿命,况且皇上才迎娶了沮渠牧犍的meimei兴平公主,实在师出无名。」

    崔浩觉得拓跋焘突然提出这个问题,骨子里不知在盘算甚麽,还是设法拖延一下,静观其变,他随着说:「还是由寇天师请示仙人及真君,才能确认沮渠氏王朝的气数。」

    拓跋焘叹了一口气说:「崔老说得有理,我把征伐凉国的事想得太单纯,有足够理由攻打凉国的可不只我一人,蒙逊的敌人一箩筐,再加上来自北方的柔然,态度仍然是捉模不定,还是先把敕连可汗meimei的婚事办完再议。」

    崔浩有点不耐烦的说:「老臣今天不是来谈兵刀征战的事,待授籙斋醮会之後,另起斋醮,请示天尊吧。」於是起身道:「老臣告辞了!」

    *********

    冷泉玄观位於平城西郊的白狼山,建在两侧高耸岩壁间的h土谷地上,一GU清泉由岩壁山洞中倾流而下,流经玄观北侧,没入玄观庭院内的清池中,或许这就是「冷泉」二字的由来吧!

    冷泉玄观与其说是间道观,不如说是崔浩的别馆,也是寇谦之与崔浩修练道家丹鼎秘术及密商要务的地方,崔浩有时也与其弟崔览,在此讨论魏朝《国书》的大纲与撰写的进度。

    寇谦之蒙其师尊「成公兴」授与《皇帝九鼎神丹经》与《仙经》,一方面炼丹服饵,一方面抱元守一,诵经读咒,自称由太上老君亲自赐与天师之位,已登仙籍。崔浩拜寇天师为师,养气之术已渐入堂奥,神元之气已能收发自如,不过他yu念难断,无法全然奉行「三皈九戒」,故修行之路常遇障碍,不时还需丹药相辅,才能短暂入无极之境。

    茶亭位於北侧临泉的几棵枫树下,一偶的金质丹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