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 (第1/1页)
隔天一大早锺秀娴就跟锺盈富提了刘书文的想法。 “你说!我听听看!”锺盈富将小两口带到办公室里。 “市场=转型!”刘书文也不拐弯抹角。 “转型!你说的容易!你预备怎麽转型?” “换茶种。” 锺盈富听到後暗x1一口气。“那要多少钱?我是茶农也开茶工厂,当年为了做红茶生意家里已经换了一批烘茶设备,除非你换了茶种还是做红茶!但台湾的红茶已经没有市场了!” 刘书文:“不做红茶。” “那做什麽?”锺盈富纳闷。 “绿茶。” “你听阿娴ㄟ说的?”锺盈富挑眉问着。 “阿公!我大学念的是金融。对邻近的国家经济变化是要关心的。通常经济成长变动表现可从三个方面观察:(1)需求面:反映在消费变化上。举例来说就是愿意买贵而不见得实用的东西或是缩减支出,只买必需品。 (2)生产面:反映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的生产品会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不再是只为了三餐温饱,再加上设计出方便有质感的物品,店面舍得花钱装潢等等或是店里贩卖的东西越来越单调、货品越来越少,而且都是经济实惠的民生必需品。 (3)分配面:反映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报酬的相对变化=提高工钱或裁员甚至关厂歇业。” “这跟我们茶农有什麽关系?”刘书文说了一大串锺盈富还是不懂? “关系大了!”刘书文面sE凝重地说着。 锺盈富挑眉看着刘书文。 “去年日本首相池田勇人发表所得倍增计画藉由扩大内需、减税、低利率政策与发展加工贸易,提高日本的年均所得。” “这代表什麽?”锺盈富一头雾水。 “代表辛苦或低报酬的工作他们不愿意做!可是喝茶对日本人就像是喝水一样,他们不种那就要找地方买!”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你换树种就是为了做日本人的生意!”锺盈富犹豫了!当年家里要做红茶生意时换了工厂的设备,如今单做日本人的生意就要换树种!那以後如果又做其他人的生意又要换什麽? “把h柑种茶树汰换成青心大冇,等日本人来台湾找茶叶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卖给他们了。” “你怎麽确定他们会来台湾买茶?”锺盈富b较好奇的是,刘书文是凭什麽觉得日本人会跟台湾买茶叶而不是其他国家? “目前邻近国家只有我们种出来的茶叶品质是有保证的!” “让我想想!”锺盈富需要时间消化刘书文的提议!毕竟牵涉太大。 “阿公不要再想了!如果让别人反应过来了!我们就别想赚了!”刘书文有些急切。 “换树种的投资成本过高,况且光只有我们种,量也不够大。”锺盈富看着急於求成的人。 “我们可以找农会跟乡公所帮忙!让政府辅导茶园更新机械和采摘技术。”刘书文昨晚早就想了一整晚的解决方案。 锺盈富叱笑着。果然还是太年轻了!“这种花钱的事!政府怎麽会愿意?” “我们把利害关系跟乡长和农会g事说清楚,” “说清楚就行了?”锺盈富觉得年轻人太天真了! “要让他们知道!只有我们的茶叶卖出去政府才有税金赚。” “这个谁都知道!问题是乡长跟农会g事为什麽要帮我们?”锺盈富不是想落井下石,但他也需要趁机让两个小孩认清现实,很多事情不是自己一厢情愿就可以。 “我们茶农要活路!他们是公务人员要政绩!尤其是乡长,我相信他不会只愿意做到乡长。” “就这样去找他们说就行了吗?”道理很简单!但找政府做事!个个都是推拖拉,所以大家都习惯不去找政府,就像这次农药晚发,他们不知道上门催了多少次? “他们是公务人员,跟政府官员打交道,他们b我们行。”刘书文知道老一辈的人不喜欢跟政府官员打交道。因为几乎没读过什麽书,所以常常被踢皮球,踢来踢去到最後他们宁愿自己解决。 锺盈富看着跃跃yu试的刘书文,他决定给个机会试试他。“好!我明天约几个说得上话的人,一起去找乡长。” “阿公!那我们的茶山换树种这件事呢?”刘书文紧追不舍。 “我们先去日本一趟!看看人家需要的会是什麽样的茶树,而且这个茶树要在什麽样的环境什麽样的地方才能长得好,种出来的茶品质才会高。” 听到锺盈富不只是单单支持他,反而有更实际的作为,刘书文高兴的拉紧锺秀娴的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