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逢春 (第2/2页)
,把你胳膊抬一下;少平,把你手上酒瓶子给我。”远山是赵文溪父亲的名字,赵文溪母亲叫做樊红娟,她和赵远山以及黄少平都是初中同学,几十年的交情。 樊红娟手上却是极快的收拾好残局,在这之后父亲才会渐渐醒过来,而清醒的父亲总是端着个脸,在赵文溪短短的十二年人生里他的父亲在他心里一直都是不苟言笑的一直都是严肃沉默的,唯有当他喝醉时才会多上一两句话,脸上的表情才生动一些。 那时候他不明白大人的世界,如今的他闻见他的这位叔叔身上重重的烟气,看见黄少平沉重的表情和泛红的眼眶,内心一沉,抬头看向灰蒙蒙的天空,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黄少平从他的大衣兜里掏了掏,拿出了根烟,看了赵文溪一眼,又放回去了。 他的胳膊搭上赵文溪的肩上,说道“上车吧,车上跟你说。” 赵文溪轻轻地点了点头,等黄少平拉开车门他就乖乖地钻了进去。 钻进车里,他有些拘谨地观察着车里的装横,看来看去也发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就又拿着课本读了起来。 黄少平进了车里就发现少年安安静静地模样,低着头不说话只是看着书,他不由得笑了笑,赵文溪终究是赵远山的种,有些地方跟他爹就是像,尤其是这看书时的神态,简直一模一样。 他坐在车座上拉上安全带,从后视镜看着赵文溪说:“你现在上几年级了?” 赵文溪抬起眼,瞅了瞅黄少平,又把视线移到窗外,听着汽车发动的声音,说道:“初一了。” 黄少平点了点头,方向盘一打就上了路。 赵文溪看着窗外不断变化的色彩,突兀地说道:“黄叔叔,你是什么时候有的车?我以前怎么没见过?” 黄少平一听就笑了,“也就这几个月的事情,唉,我还以为你一路上不打算跟我说话呢。” 赵文溪白白嫩嫩的脸微微泛红,“我不知道跟你讲啥。”接着又问道“咱们去哪?” “你不是放学了,叔带你撒野去。”他说着一脸笑嘻嘻的样子。” 赵文溪一听就傻了,“你说啥!?” 黄少平一见赵文溪这样就笑个不停,“你爸你妈啥时候带你好好出去玩过?你活这么大,怕不是连西安市也没出去过吧?” 赵文溪听到这话也反驳不了,赵家寨就在靠近秦岭的那一片村落,在他的十二年的岁月里除了去秦岭偶而逛一逛吹吹风就是在县城租的房里待着学习看书顺便陪着老皮。 他好像确实很少和樊红娟赵远山一起出去玩过。 在他不太漫长的岁月里,他只能隐约想起一个遥远的一个被水环绕的村子,他不知道村子叫什么名字,自己好像还问了樊红娟和赵青山,但他实在想不起来了,只是记着他哪个不太亲近的姥爷一家子就在那住着。 赵远山和樊红娟总是忙着工作,他们俩的工作单位都在城里,西安这几年逐渐建设起来,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了,像赵青山和樊红娟这样早婚的夫妻就会进城创业找工作。 小时候还好,还能骑个电动车逛逛城区街道,长大了就好像自己把自己关在这一亩三分地儿,会偶尔看着笼子外的蓝天白云开始思念自由,但又因为害怕失去牢笼的束缚,在得到自由后就再也没办法回头。 就好像被一只手牵着的风筝,若你想要飞得更高就必须挣开这只手,纵然风会带着风筝飞去远方,可当风停歇,一切归于寂然,风筝便再无力乘奔御风,最后从高天上陨落,落得粉身碎骨。 若是顺从地接受那种束缚,尽管无法享受乘风之快感,可最后也不会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 纵然那片刻的风景值得我们追寻,但赵文溪从不是善于独立的人,在他小小的世界里,哪怕是将他囚禁的牢笼也比无依无靠来得有安全感,束缚有时于他而言更是一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凭依。 —————— 自从赵文溪上了初中见他们俩面的时间就更少了,赵文溪也不是说不想念,只是从他在上初中前就有些许心理准备,他不会抱怨太多,也慢慢习惯了这种一个人一条狗的生活。 赵文溪不同于别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的心是成熟的,成熟到让人感到些许可怜,他曾经也淘气,却不会让人感到麻烦,他的淘气更像是某种意义上的撒娇,就像会逗*一逗虎子,被虎子一边叫一边追着立马哭的梨花带雨,事后反而摸着虎子干糙的毛发,笑的没良心似的。 赵文溪有一颗柔软而轻巧的内心,他总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习惯一个人独来独往,但他根本不喜欢独自一个人的感觉,可他总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他既不想让疲惫的父母陪他玩闹也不想认识的朋友们抽出太多时间陪他。 所以他只是被动的接受其他人的主动,从没尝试过主动要求别人,这份甚至有些许懦弱的性格让他渐渐变得沉静,没有太多父母的关爱的他如雨打浮萍,但他自身又深切明白这种境遇既是他的父母造成的也是他自己沉默接受的结果。 于是他变得成熟又幼稚,固执却温柔,孤僻又开朗,向往自由却又故步自封,赵文溪宛如一堆矛盾的叠加重合,但这些矛盾又因是出现在赵文溪的身上而奇异地同化成他的某种特质。 说来说去,赵文溪只是一个身处于不那么美好的世界,却又向往着美好的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