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离家前的那一夜 (第2/2页)
那边,轻轻叫了声“娘”。 他听到他娘叮嘱了好几句,都是他早就从大姐细姐那就听过的话,然后抱了他一下就走了。 “娘,我到外边一定有出息。细姐以后也一定有出息!你别恨细姐!”他压低声音朝他娘背影喊。 他娘叹息着应了声好然后走了。 梭子又盯着月光,不一会就困了。 他睡过去,他睡过去了吗,后来他回想这个晚上,他记得自己意识清醒地靠在床上,抓着条白腹紫背的小蛇,看外面的月亮。小蛇在他手上张牙舞爪,细长的牙泛着光看着真吓人,他就这么紧紧抓着,也不怕。 不知道过了多久听见有人说话,那个人一直在说,断断续续说的很轻。 这时候脑子好像在被铇子削,脑屑散了一地,尖锐的铇子声搅得脑疼心痒。他现在不清明,没听清说了什么,小蛇也从窗户翻走了。 那个人还在说,平稳舒缓的说话韵律像在村口集体观影时看的苏联电影里,女孩们唱起歌儿的时候,春天已经来到,寒冷的冬天已被逾越但是留有永恒的创伤。青涩的歌声唱着钢铁的威严,洁白的梨花衬着鲜红的衣裳。 他松散如木屑花的思维在重聚,他意识到了那是他二姐,二姐在和他说话。 二姐!二姐! 他上半身猛地腾起来,二姐有点被他吓到了,手紧紧抓着他的手臂。 月光被梭子严实的挡住了,没一点照到二姐身上。二姐看着他高大壮实的身体,坚硬结实的臂膀,突然意识到弟弟长大了。 她心里一顿,看着弟弟背光中隐晦的脸,问他:“三毛头,你恨我吗?” 这个问题让梭子觉得惊愕,后一秒他觉得伤心,“姐你怎么说这堆话,我怎么会恨你,这不可能!” “是细姐要你出去的,细姐卖了你最喜欢的牛,你后面打工挣的钱也要把我,细姐这么是为了自己,你真的愿意吗?” 昏暗的夜里,二姐额头上还结痂的疤红得狰狞,被她白天扣掉的地方散乱着粉白的银蛇,迷离中似乎在无规则的游动,梭子觉得刺眼。 “二姐,你莫听别人怎么讲,这堆都是我愿意,我自己想去,我想去历练自己,去闯,我是要去城里干大事,我自己的事一定注意,还有继军帮我啊。” “姐,我也信你,我相信你说的一定都行,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争气,给娘伢大姐争气,一直是你告诉我,我才晓得该怎么活。” 二姐重重咽了口气,事情都到了这一步,爹的烟斗没打死她,娘的唾沫没淹她,山里的耕田也没压弯她,怎么到这一步能怕呢。 她抬起头用像一个月前鲜血淋漓下一般坚定的眼神看着弟弟。 “好,我们一块努力,你等着,等细姐去北京寻你,到时候把大家都接过去,姐让你们过好日子。” 梭子憨憨地笑了,他心满意足,他觉得远方是个伟大的前程。耳边响起了炮火声,冲锋号滴滴地吹起来,战事们在战壕收拾好,端上枪,整装待发。就像继军他家里人说的,这个时代,漫山是黄金,遍地是机遇,人潮,人潮,去人挤人的地方,那里多的是机会。好多人就是捡到个机会,一飞冲天,即使有如此怪异身体的自己,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出头。 二姐也笑了。 接着梭子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他问:“对了,细姐,你把钱藏在哪了?” 二姐没笑了,就看着梭子。 一声尖利的鸮子叫掠过天际,随后夜无声息地沉了下去。 翌日梭子起了个大早,外头洒着牛毛般的细雨。天比昨天冷,这一波倒春寒引来的风,明明是那么轻,却能穿透棉衣钻到骨头里,梭子冷的发抖。 他又加了件衣服,要去的会是更冷的地方。 除了前些年在蛇山栽了一跤后腿脚不利索的父亲,家里人都送梭子去底下大路等班车,家旁边二姐的朋友继业也起了早来送他。昨天焦干的土今天全湿了,踩过去就是一脚泥。山里连绵青翠的梯田在雨里显得别样可爱,林间一枝一叶都随风律动得潇洒自由,但乡下人没人有赏雨的闲情,只埋头在雨里艰难的走。 空气泥土的味道梭子很喜欢,他趁这时候大口闻几下。 梭子手上多了个蓝色方尼龙袋,二姐问他那是啥,他说自己怕冷多带了件衣服。 继业凑过来搂梭子的肩,说:“到外头要机灵点,多赚点钱,回来好讨婆娘晓得不,到外面搞一个也要得。” 梭子有点楞,回过神又羞涩,说:“继业哥哥,这堆都以后的事嘞。” 继业头凑过去:“什么以后的事,这堆都是马上的事。” “那你去cao心继军吧。” “我弟长那么俊,不知道多少姑娘抢着要。” “搁这样讲,你多cao心自己吧,你和我细姐都还八字没一撇呢。” 继业手给梭子背崩一下:“你懂什么,我跟你细姐好得很。” 走到大路,大姐突然看看四周发现小黄狗不在,“我说哪里怪,矛叶哪去嘞,为什么冇来送梭子嘞。” 梭子回她:“看是太舍不得我嘞。” 等了一个多小时,班车终于在烟雨朦胧中现身了,它从拐角处冒头,磕磕绊绊地驶过来。 梭子上了车,在后排找了个靠窗的座,他探出身子和家人朋友说再见。车开动了,梭子还朝着后头挥手说再见再见,他看见大姐在那抹眼泪。 车开远了见不到人了,梭子才把身子缩进来,头发有点湿。 他把手边蓝色尼龙袋打开,矛叶安静地躺在里面,看到主人想叫出来,梭子对它比了个嘘,它舔了口爪子,安静的睡下去了。 梭子给矛叶露个口流通空气,躺着看外边。 细雨打在窗上模糊了外界,外头熟悉的山如流水被甩在身后。 车里没开灯,只有窗户投射进有暗淡的光亮,车内环境昏暗得瘆人,味道也重的很。泥巴土路称得上陡峭,车颠得时时刻刻仿佛都在急刹车,颠簸的车就着发动机轰隆隆的声音似要上天了,要去大闹天宫。压抑的暗与麻木的吵下,生机酝酿在其中,睡着的人,离乡的人,打工的人,三重身份的重合,做着一个梦,沿着天宫下这条路去城市,去他们的西天,去摆脱贫困,去衣锦还乡的梦。 梭子渐渐睡过去,班车驶离况家岭。 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生长的地方,这时他的眼睛还很明亮,人生像家乡长满矛叶的草野,每处都要打紧心走,不然轻易会割出血,一山过后又一山,延绵起伏,但至少一望无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