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节 (第3/3页)
城稻,一年两到三熟,赵昚命人盯着湖广之地的稻田,以此确保军粮征收。从去年得了方靖远的消息开始推广棉花种植,在福建和长江流域已经有不少收获,今年新出的棉布也成为夏税的内容之一。 赵昚虽然在用人上十分宽容,对文武百官大多时候都是放手重用,任其发挥。但涉及到国本之事,无论是北伐还是推行商税和减免农税,赵昚的态度都十分坚决,不容置疑,继位至今已近三年,大宋的国力日盛,又一步步收复了江北不少州府,他的君威日重,朝臣们也不再像刚开始一样动辄请示太上皇,将他的政令视若无物或推三阻四。 大家已经开始相信,赵昚寿诞那日的真龙现世,正是天意,注定了要在这位官家的手中,收复故土,中兴大宋。 其实唐宋两代,海商和西域的贸易都十分发达,有不少外来作物都是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原,只是有些东西大家不知用途,便当做是花草装饰或稀奇物事,见过就罢,并未加以培育繁殖。 如辣椒和红薯、玉米,都是在三四百年之后,才由海商从东南亚带回中原,开始大规模种植,拯救了不知多少饥民。 先前辛家的船队出海之时,方靖远给他们画了海图,还改良了指南针和罗盘,帮着加固了船体,增强他们远洋航行的能力,就是为了让他们有机会走到更远的地方,带回这些可以救命的粮食作物。 所以每一次他们出海回来,不管多忙,方靖远都要抽出时间来检查他们带回来的东西,以免有所疏漏。毕竟他没有那种写实派的画风,当初画出来的红薯马铃薯都长差不多模样,就他自己看了都忍不住掩面的那种。 就他画的那种超现实主义泥巴蛋子,那些商队的人照着样能找回什么东西,真是十分难说。 上一次出海带回来的,就是各种宝石和……蛋。 其中最大的是鸟蛋,还有海龟蛋和蛇蛋,让霍千钧一度怀疑他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居然喜欢……玩蛋。结果就让人给他送来了一堆的鸡蛋鸭蛋鹅蛋和大雁蛋,害得府衙的大食堂连着一个月都在琢磨各种蛋类食谱的做法。 植物还好说,方靖远知道未来几种食物和调料的发展前景,能用的都让人开始培育,等两年种子稳定了就可以开始推广。可这些动物不一样,尤其是龟蛇鸟类,万一来的是在本地没有天敌的物种,就会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引起不可预测的变故。 蝴蝶扇动翅膀都能引起风暴,他若是把鸵鸟和巴西龟提前弄来了,万一出什么事,可就成了罪人。 果断,不论大小的各种鸟蛋龟蛋都成了盘中餐,霍千钧还吃得比谁都多,每日都来跟方靖远抢吃的,最后连岳璃都看不下去,把他拎去校场教训了一顿。 介于上次各种“蛋”留下的阴影,方靖远其实对这次辛家海商送来的东西,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毕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可人生就是这样,你越想要的东西,就越难得到,而往往当你放弃压根没放在心上时,却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给你冒出来一个惊喜。 “这是……琉璃杯?”方靖远打量着手里纯净透明的玻璃杯,在这个时代的琉璃还是贵重物品,只是西方更喜欢彩制的琉璃,像这般无色纯净透明的“琉璃水晶杯”还是比较少见的。 他开始回想,玻璃的做法似乎不算太难,海州那位女道长都能做出化肥来,想必炼制一点点琉璃,对她来说也不算难事吧? 玻璃工厂的计划,可以提上议程了。总不能让自家辛辛苦苦织就的绫罗绸缎,被那些商人用不值钱的玻璃给高价换走了吧?那岂不是亏死? 就算到后来棉花大量种植之后,丝绸的价格也只会更高,而不会跌价,玻璃却是一路走低,最后比瓷器的价格更低,自家若是放弃了这个市场,岂不是要被外人钻了空子? 原本他主要推进的都是民生基础类的物品生产和改进,玻璃制品这种目前还属于高奢消费品的,他本不打算插手,毕竟在他看来,如今大宋的瓷器制造,已经远胜于世界各国,随便一套瓷器卖出去,都是天价。 可大宋的人不缺瓷器,却少见琉璃,尤其对这种纯色无暇如同水晶的玻璃更是追捧之极,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被人骗走,让方靖远很是心疼。果断决定在密州和海州开办玻璃厂,回头正好去赚那些江南粮商和布商茶商的银子。 谁让那些粮商先前还曾经趁着他缺粮要赈济山东流民时狠宰了他一笔,现在正好一报还一报,当初赚回去的,回头都得让他们吐出来。 方靖远笑眯眯地将这盏“琉璃水晶杯”收了起来,继续翻看其他东西。其中大部分是南洋一带的宝石和香料,他都不感兴趣,直接给了岳璃,让她看着处理,挑选一些品质上佳的回头打成首饰,正好给魏楚楚送嫁添妆之用。 “还是没有辣椒啊……吃火锅都没有灵魂了……” 翻看了一遍,始终没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方靖远有些遗憾,回味一下曾经在后世吃过的各种美食,不禁有些馋了。 “今日天冷,正好在家里弄个锅子吃火锅,让人去问一声霍九郎,看他有没有空一起来吃。” 吃火锅自然要人多才够热闹,哪怕没有辣椒,也是热气腾腾人人争着涮rou时的气氛最好。 当初他们去桃花岛时,还曾经用铜盔架在篝火上涮海鲜吃,岳璃亲手料理过,自然知道他喜欢吃什么,当即便安排下去,等到霍九郎顶着风雪到了府中时,正好已经熬好了骨头汤,备好了各种食材就等着下锅了。 一向无rou不欢的霍千钧今日却看着桌上的几道绿叶菜两眼放光,“咦,方元泽你是学了什么仙术吗?大冬天的居然还能种出青菜来了?难不成是让人从江南运来的?当初你还笑话杨贵妃吃荔枝的事,怎么今日自己如此奢侈起来了?” “眼睛长着可不是用来出气的,仔细看看,从江南运来的菜,能长这样?” 方靖远嗤之以鼻,“等会你要是闲着没事,可以让石榴带着你去看看后面的温室和暖棚,今年冬天这些小菜长得不错,来年可以多让人种一点,想来会有不少人爱吃这口的。” “真种出来了啊?!”霍千钧惊喜地说道:“那回头我们军屯的田里也可以种一点啊,反正我们那边养马,肥料是不缺的。到时候还能分给你们一些。先让我尝尝,这些个暖棚里种出来的菜,跟平日地里长出来的有何区别……” 他这一筷子下去,就挟走了小半盘子,桌上的碳火铜锅里的骨汤已经在翻滚沸腾着,这鲜嫩的小白菜进去一烫就熟,清甜鲜脆,齿颊留香。 岳璃还在片rou,见他已经动筷,就忍不住说道:“给元泽留点,他喜欢吃青菜。” “好吧,忘不了!”霍千钧将烫好的青菜分了方靖远一半,啧啧赞叹:“味道还真是不错,比营房食堂里那些腌菜好吃多了。今年冬天食堂里成天都是吃那些个黑乎乎的咸菜疙瘩,简直比猪食还难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