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重逢 (第1/2页)
第三章重逢 于思卿微笑道:“我知道他的故事。这里人都叫他杜大才子,说他是文曲星下凡,还说他到京城见了皇帝,皇帝看见他作的文章,讲的是、是……” 赫远英接着道:“——讲的是怎么治理太平盛世。皇帝看了龙心大悦,点了他作状元,从此封官拜印,平步青云。” 于思卿问道:“是了,后来怎样?” 赫远英说道:“后来外曾祖就认识了我太爷爷。外曾祖是文官,太爷爷是朝廷武将,非常赏识我外曾祖的才干。京华赫家和杜府就作了儿女亲家。外曾祖写信,把我奶奶接去成亲。可惜,外曾祖没几年就过世了。我奶奶这一去就是几十年。去年冬天,我爷爷殁了,我奶奶才能回家来看一看。” 两只小竹筏已隐没在月色水光之中。河风一阵阵吹来,于思卿轻轻抱住了手臂。 赫远英立刻注意到了,问道:“你是不是冷了?”伸手摸了摸于思卿的脸。 于思卿缩了下脖子,笑道:“你的手好冷!” 赫远英笑了笑,两个孩子手牵着手回去了。 深夜的花园一地月光,花黑树深,格外寂静森凉。 那老仆人打灯笼在前面引路,于思卿不自觉放低了声音,对赫远英道:“改天你跟我去我爷爷家,我爷爷就住在孟府。孟府的花园可好玩了,有鹤有鹿,有莲花池,还能坐小船呢。” 赫远英问道:“你爷爷住在孟府?” 于思卿说道:“是啊,孟家人去了京华,我爷爷留下来给孟府看房子。我爸爸好些年前就搬出来了,不然还住在孟府呢。” 赫远英说道:“好,改天一起去玩。” 这天因为实在太晚了,赫老夫人留于思卿过了一夜,安顿他睡在赫远英的屋里,第二天才把他送回家。 于思卿跟爸爸说,想要带好朋友去爷爷家玩。于益宗口上答应了,并没有放在心上。 孟府离盛隆当铺太远,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小孩子靠自己,无论如何是去不了的。平时只有于益宗夫妇看于爷爷的时候,一家子叫上一部汽车,于思卿才能跟着一起去。 可是这些年来,爸爸和爷爷的关系越来越僵。于爸爸借口于mama身体不好,很久很久没有去过孟府。 于思卿和赫远英在一起的时候,总有无穷无尽的新鲜游戏。孟府之行三推四推的,两个孩子渐渐就忘在脑后了,到底是没能去成。 不知不觉到了夏天,赫家几次三番来信催请老夫人回京,赫老夫人终于决定上路。 跟赫远英分别那天,于思卿哭得眼睛肿了。他小小的人,搭着杜府的马车,把赫家祖孙送到了火车站,一路又跟到了月台。 赫远英也很不舍,拉着于思卿的手,迟迟不上火车去。 于思卿拽着赫远英的手不放,说道:“我一定给你写信!” 赫远英早就把京华赫家的住址抄给他了,低声道:“你别忘了我。” 于思卿拼命摇了摇头,忍泪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 赫远英说道:“奶奶下次来的时候,我就来。”但下次是什么时候,连他也不知道。 火车的汽笛声呜呜呜作响,月台上闹哄哄的,一簇簇人群拆也拆不开。 赫老夫人的小丫头伏在车窗上,几次唤道:“少爷,上车吧。于家少爷请回吧。” 赫远英叹了口气,终于放开了于思卿的手,慢慢走回车上。 于思卿看着他的身影消失了,眼泪就扑簌簌掉了下来。 杜府仆人把于思卿送回家。赫远英不在了,马车里只有于思卿一个人,那空荡荡的车厢,单调寂寞的车轮声,真叫他难以忍受…… 于思卿和赫远英通信了一段时间,可是没两年,于mama过世了。赫远英的信寄过来,于思卿给他写回信,“mama”这两个字是绕也绕不开的大山。他提起笔来如有千钧之重,一想到mama就要哭,这封回信就写不下去。 赫远英来了几次信,于思卿都没有回成。赫远英渐渐就不再来信了。 童年玩伴鲜少有能长久维持下去的,他们的联系自然而然中断了。 相识的人家之中,彭兴是第一个上新式学校的。有他做榜样,孩子们牵二连三都去了新学。于思卿也不例外。 按部就班读到高中,大家都在忙碌进路。于益宗希望儿子到自己身边,学着照顾生意。 于母去世之后,于父再无牵挂,把儿子丢给老妈子照看,自己一心在外打拼,十天半个月也不回一次家,生意是越做越大,他很希望添个帮手。 于思卿则和父亲商量着,他还想继续读大学。 于益宗在生意场上浸润多年,原比封建大家长要思想开明,便也妥协了。于是,于思卿考进了建陵国立大学。 大学还有几个月才开学。于思卿想趁这段假期,出去游历游历。他父亲很不放心。于思卿磨了他很久。恰好他父亲有一个开洋行的老朋友,在羊城很有门路。父子俩就过去玩了一圈,他父亲顺便考察了进口生意的现状。 再回到建陵,已是初夏。于家这些年已不住在当铺后院,于益宗在城内购置了一座西式洋房,作为于公馆。 这一天,父子俩回到家,一班亲友闻风来望。聊天中,有人说道:“对了,赫老夫人死了,你们听说了不?” 于思卿吃了一惊。他许久没有想起赫远英了,骤然听到这个消息,小时候赫老夫人对他的种种和蔼慈祥,一幕幕浮现在眼前。 还有赫远英,他们都多少年没见了?他奶奶过世了,他一定很伤心的。他现在怎么样了? 于益宗说道:“喔,我们才回家来,还不知道呢。什么时候的事啊?” 那人说道:“大约就是这个月吧。这事本身也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赫家要把老夫人送回建陵,安葬在娘家杜府的祖坟。” 众人纷纷大惊小怪,说道:“怎么不葬在他们赫家,要送回娘家呢?老夫人都嫁过去几十年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赫家就这么对待老太太?还大家子孙呢,就这么行事呀?太不像话了。” 那人说道:“那倒不是赫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