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_修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养 (第1/1页)

    职场上是不是都有这种人,当你明确表达他的态度让你感到被冒犯,他就会一脸无辜的说:

    「我个X本来就这样啊,我讲话一直都这样。」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个X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讲话一直都b较直接,没有别的意思,如果你觉得被冒犯了的话那就是你太敏感了,毕竟我没那个意思。

    我很好奇,「我讲话本来就这样」、「我个X就是这样」,是什麽免Si金牌还是免责切结书吗?

    你今天是用刀子还是用汤匙递出同一句话,分明是可以选择的。如果「我就是这样」可以把一切不合理的事都变成合理,那麽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恶意都能找到出口、所有的尖锐都能名正言顺、所有的伤害都能被包装成天然成分?

    尤其不少b较年长的前辈都喜欢嘲讽新鲜人没有社会化,但在我看来,现在很多新人其实都很懂得说话的艺术,对於如何用委婉的方式表达想法是很熟悉的,相较那些用「我本来就这样」推卸责任的人,谁更没社会化似乎一目了然。

    所以我很困惑,既然大家都会有坏脾气、都有直白的时刻,为什麽有些人能在一句话出口前踩下煞车,而有些人却执意一路冲撞?都说三思而後行,为什麽有的人懂得思考「这样说会不会不太礼貌」,而有的人只想着「我就是这样」?好像只要盖上「天生如此」的章,就能把所有言语的後座力全推回到听的人身上一样。

    我也可以讲话很难听,但为什麽我没有对你说出那些可能会伤人的话呢?

    就像之前常听人说的,「做自己」和「没礼貌」只有一线之隔,心直口快跟口无遮拦是两回事,很多人打着做自己的旗号,说尽伤人的话,做尽伤人的事,当你表示受伤了,对方还会反过来指责你、怪你接受不了真实。

    「修养」一词在教育部修订本的解释是:修治涵养使学问道德臻於JiNg美完善。

    我认为它是一种自我约束,言为心声,语为人镜,观其言而之其行,知其行而察其X,察其X而见其人。我们经过十二年义务教育,看了那麽多书、与人交往,就是要将那些学识和品德x1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由内而外的沉淀,读书的意义是要修身养X,而不是把道理挂在嘴上。若学问不能化为行止的分寸和待人的温度,那便只是空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