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2/2页)
巧妙,然而倘若不是因为他是顾秋先亲信的人,非正式的“英文秘书”,即使怎样说得冠冕堂皇,也借不到这本,管理员很可以把手一挥:“读报纸上的批判文章就好了,那上面写得清清楚楚,都是大学者写的呢,比我们都明白。像这种有毒的书,就不必自己去读了,只怕中了毒。” 如果真的这样,自己也没有办法,即使自己是少校军官,在这种政治的大潮流面前,力量仍然有限。 想到这件事的解决方法,何若冰有一点惭愧,母亲秦茵是一个新旧时代过渡时期的知识分子,旧学功底深厚,旧式的道德也很是注重,何若冰从小就听母亲说,“人要像梅花一样,坚贞,高洁”,所以何若冰向来是个品行清洁的人,虽然为顾秋先如此看重,到后勤领用物品,人家总是特意挑好的给他拿,不过他很注意不占这个便宜,只是这一次,为了看禁书,何若冰利用了一次特权。 顾秋先问:“书怎么样?” 何若冰摇头:“刚刚开始读,还没有太多的感觉。” 顾秋先随便地点着头:“唔,等你读完了,和我说说。” 特好奇何若冰的体会,这可是太稀奇了。 《保卫延安》这本书,说薄不薄,说厚也不是特别厚,四百多页,中间有几张插图,何若冰当天晚上读书到了十一点,第二天周日继续看,从清早起来就看书,中间处理了两件事,然后又坐下来看书,一声不响的,就这样一直看到中午十二点,临开饭前终于读完了。 玉莲嫂招呼吃饭,顾秋先坐到餐桌边,看到他终于翻过了最后一页,放下了书,顾秋先便问道:“看完了?” 何若冰点头:“看完了。” “怎么样?” 何若冰笑了:“其实也不必要查禁。” 杜鹏程的这部,虽然是很有名,不过自己昨天今天读了两天,通读完了,也是认真来读的,不是好像读那些故事杂志,眼神一溜就过去了,倘若是那样的读法,昨天晚上自己就能看完的,对于这第一本正式的新中国文学作品,自己很是用心,此时讨论读后的感想,何若冰是以为,自己不是随便发表的,不过他的看法却依然是,不必查禁。 顾秋先当即便问:“哦?怎么说呢?” 何若冰手里捏着筷子,便细细地给他解释:“虽然在思想方面,是拔得很高,不过从文笔来讲,相对普通,描写得比较僵化刻板,有些地方还显得粗糙,尤其是敏感的内容,实在是不多,又是这样的描述方式……” 顾秋先登时便明白了,在何若冰眼中,这书实在不值得禁啊,写得太一般了,或许能感动得了别人,但是不能感动何若冰,何若冰可不是光靠“革命文艺”就能够喂饱的,他是见识过曾经那光怪陆离世界的人啊,连国外的他都看过,读了一肚子简?奥斯汀,英国的鸳鸯蝴蝶。 这些年来,顾秋先也听何若冰讲过奥斯汀的,觉得和张爱玲的差不多,就是男女之间那点事,恋爱结婚、偷情通jianian,只不过比张爱玲的活泼欢喜些,最后小姐们都有个好结果,当然也不尽然,和女主人公作对的就往往不行,私奔倒霉了,但是最起码,作为主角的小姐是得了圆满的,夫荣妻贵,个个都有个好丈夫,又有钱,又英俊,大概从古至今,从中国到外国,这就是女人最终的梦想,只是到了张爱玲那里,全都给撕碎了,血淋淋的。 顾秋先没有读过这本新禁的,不知道作者究竟写得如何,只是何若冰既然这样评价,想来写得不是特别出色,就这样还给禁了,让人不由得感觉,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何若冰觉得自己对这部书做出这样的品评,应该是不带有太多偏见的,他是尽量站在旁观的角度来看,觉得写作手法确实不是十分高明,明明是新中国建立了,进入了和平时代,按理来讲应该是文艺大发展的时期,可是单纯从这一部来讲,其文字水平反而不如民国时候,苏青、凌叔华、萧红、张恨水,她们的很能吸引人,也能打动人,从艺术性来讲是很高的,而这本,主义是崇高的,艺术方面没有太多出色的地方,就是正面描写,一味歌颂或谴责,然而何若冰以为,文学作品毕竟是不能只靠主义来支撑的。 何若冰把自己的想法细细地说了,顾秋先一口一口慢慢吃饭,静静听着,最后说了一句:“写书的人有点冤。” 杜鹏程真冤枉啊,就因为他书里面歌颂了彭总,今年秋天彭德怀给批判,这本书就也给禁了,然而听小何说,中其实没有太多描写彭德怀,就那么几笔文字,写的还都是套话,用在任何一个革命领袖身上都可以的,在何若冰读来,实在没有让他发生触动,就这么还给禁了,着实有点神经过敏。 顾秋先脑子又一转,然而倘若作者写得真的很好呢,给禁了倒是值得了,然而在作者而言,同样是惨痛的,这么一本好书啊,居然查禁了。 反正是怎么着都难受。 玉莲嫂坐在那里,手里端了一碗饭,哈哈乐道:“小何啊,那书里到底都写了些什么?你得了空给我说说,总听人说这本书,就是不知道究竟写什么的。” 顾秋先:“玉莲嫂,识字班不要缺课,你认得了字,就能自己读了。” 玉莲嫂啊,不识字。 玉莲嫂把头一摇:“我就算认得几个字,也不想读那么厚一本书,多累啊。” 还是听人说故事省力气。 何若冰咯咯地乐:“玉莲嫂,回头我给你讲,有些还挺有意思的。” 比如里面说的“油炸糕”之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