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思归 (第2/2页)
着于思卿从夹道走。到了后院,只见院角一片青竹潇潇,台阶上摆着一溜儿四季盆景,阶下两边各摆着一只大金鱼缸。赫老夫人就进屋更衣去了。 于思卿踮起脚尖,往金鱼缸里一看,碧青的水里浮着几团水藻,水底一对红鱼慢慢游着,好半天才前进一点儿。 水面上浮现出于思卿的倒影,不一会儿又多了一个影子,是赫远英。 于思卿对着他的倒影笑道:“你看,那缸底怎么有铜钱?是你许的心愿吗?” 赫远英微笑道:“那都是前朝的钱了,怕是我外曾祖小时候丢的呢。” 于思卿说道:“丢了就能做状元么?” 赫远英抿唇一笑,说道:“科举都没有了,哪里还有状元?” 老妈子拿了热毛巾过来,说道:“少爷和于少爷,过来擦把脸吧。” 两个孩子都擦过了脸,就在廊下并肩坐着,一起喝蜜饯泡茶。 赫老夫人换了家常旗袍出来,坐在一张老藤椅上,吩咐道:“少爷吃的奶油蛋糕还有没有了?拿给于家少爷吃。” 仆人就用西洋骨瓷碟送上了两块蛋糕。赫老夫人和蔼地对于思卿道:“城里新开了一家饼房,饼师是从申城回来的。思卿也尝一尝。” 于思卿看只有两块蛋糕,问道:“老夫人你不吃么?” 赫老夫人微笑道:“奶奶年纪大了,吃不了甜的。” 于思卿就拿起小银叉子,挖了一块奶油送到嘴里,细细咂摸着味道。 赫远英问道:“你喜欢吃吗?” 于思卿点点头,说道:“喜欢。改天要买给我mama吃,她老说嘴里没味道。” 赫老夫人问起于mama的病情,可惜于思卿也说不太明白,只说他mama整日躺着养病,好像是产后太过虚弱,好几年都不能复原。赫老夫人叹了一口气,不再问了。 赫远英指着青竹下一丛花,说道:“我那天送你的花,就是那里摘的。” 那是一丛月季般的白花,花上洒着斑斑点点的红纹。 于思卿看了眉开眼笑。赫老夫人感兴趣地问道:“为什么送思卿那花儿?” 赫远英伸手点了一下于思卿的脸颊,笑了笑。 赫老夫人弯腰一看,这才看见于思卿脸上的红痣,笑道:“你这个痣是吉祥痣,长大以后,千万别点掉了。” 于思卿笑着答应了,又问道:“为什么远英哥哥留长头发?” 赫远英一听他问起这茬儿,立即背着双手,走到廊柱下看鸟笼,装作没听见。 他今天没有打辫子,只看他一头长发送蓬蓬披在肩上,刚从外面回来,发梢有些凌乱。 赫老夫人把于思卿拢到身边,指着赫远英笑道:“小时候他老生病,他爷爷怕他养不大,把他当丫头养的,所以留了长头发。他一开始不愿意,谁知后来习惯了。等他身子壮实了,奶妈子要给他剪掉,他反倒不肯了。这小子还臭美得很。” 赫远英听得更不好意思,走回来拉住于思卿,说道:“去我屋里玩。” 于思卿回头看了一眼赫老夫人。赫老夫人躺回藤椅上,笑道:“去吧。” 杜府这些年来亲族凋零,状元府本家不剩下多少人口,只有几个老人还住着。最近赫老夫人携孙回乡,杜府才收拾了几间屋子出来。 花园里草木清幽,山石沧桑。因精心构建的缘故,走起来曲曲折折,千回百转,其实占地远不及孟府广大。 赫远英的卧室是后花园里一间小暖阁。到了房中,赫远英把自己的宝贝一件件拿出来给于思卿看。 于思卿很喜欢里面的一对小弓小箭,翻来覆去看个不够。 赫远英说,这副弓箭不仅真材实料,而且是比着真家伙做的,只是缩小了数倍,只要装上箭簇,便可以射鸟射兔。 于思卿听得心痒,两人就把弓箭拿到院里试练。没有小鸟小兔,他们就射树叶玩儿。 赫家家风渊源,赫远英拉起弓来很有架势。他又教于思卿怎么装弓弦。两人玩得十分尽性。 不知不觉玩累了,两个孩子坐在石凳上就睡着了。仆人便轻轻把他们俩抱到屋里去睡。 赫老夫人派人到于家当铺打招呼,说晚点儿送于少爷回来。于mama怕夜里冷,托赫家仆人捎了件衣服给于思卿。 待到日落天黑,暮色四合,于思卿才渐渐醒来,睁开眼睛,看见赫远英睡在边上,便伸手推了推他。 赫远英闭着眼睛,喃喃道:“我再睡会儿……” 于思卿说道:“不行啊,你现在睡饱了,晚上就睡不着了。” 1 赫远英翻了个身子面对着于思卿。他虽闭着眼睛,但手一伸,就轻轻掩住了于思卿的口。 于思卿忍不住笑了。透过帷帘,看见窗纸上印出沉沉夜色,他又有些着急,说道:“我再不回去,我mama要担心了,不知道爸爸回来没有。”他还不知道赫老夫人已打过了招呼。 赫远英这才睁开眼睛,说道:“我陪你回去。” 两个孩子爬下床,于思卿发觉床头摆着一件自己的衣服,知道是mama叫人送来的,这才放了心。 这一放心就觉得饿了。赫远英说要吃宵夜,老妈子拿了两碗汤粉来给他们吃。 吃饱喝足,两个孩子还不舍得分开。 赫远英说道:“我一直想去后面河房放小船,就是一个人没意思。你在,我们一起去吧。” 于思卿兴奋道:“我很会做小竹排的。你折几根竹枝来,还要绳子和两块彩纸做帆。” 赫远英当即就弄来了材料。于思卿教他搭了两架小竹筏。两人兴致勃勃,一人捧着一架,穿过花园,趁着淡淡月色,走到后面河房去。 守夜的老仆怕小主人落水,举着灯笼,不远不近跟在后面。那灯笼也是旧物,上面写着“杜府”两个墨字,烛光影影绰绰落在地下。 1 杜府在临水的河岸上修了一带围墙亭楼。赫远英打开一扇月洞门,一溜儿青苔石阶往下,直通到河面,水湾里停了一艘小船,不知是什么朝代的。 两人走下石阶,赫远英向对岸一指,说道:“那就是你家当铺。” 于思卿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过自己的家,河对面的房屋都黑沉沉的,他仔细认了认,笑道:“还真的是。”这种外人的视角非常新奇,好像自己家都认不出来了。 赫远英说道:“送小竹筏下水吧。” 于思卿说道:“好啊。” 他们同时把小竹筏放在水里,顺水一推,于思卿说道:“去吧!”那两只小竹筏就摇摇晃晃随波而去。 河水粼粼,波光柔脆。月光洒在河面上像碎银子,两只小竹筏从月色上相继飘过,月影浅淡,破碎支离。 不知怎么的,两个孩子有好一会儿都没说话,心里说不出什么感觉。 赫远英望着远去的小竹筏,水风吹得他发梢不断飘动。他轻轻道:“我奶奶说,她的父亲,就是我的外曾祖,当年上京赶考的时候,就是从家里坐船走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